座谈会上,夏景林书记首先向退休教师们表示节日的祝福,对退休教师们把自己美好的年华和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上海医学院,表达了祟高的敬意。
如何将卫生技术评估运用于医疗保险决策?主题讨论由董恒进教授等主持,人社部医保司、广东省广州市医保局和上海市医保局的决策者表达了对卫生技术评估(HTA)的支持,希望在未来的医保决策中能有HTA的支撑,在预算中能有更多的资源支撑。第四场分会由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创办人陈洁教授以及张朝阳主任主持,首先由第三场分会代表分别对各自分会的主要讨论结果进行了简要汇报。
下午的第三场分会由两个主题构成,根据主题分成两组由决策者和研究者们进行讨论交流。与会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分别就研究数据共享现状、政策转化中的问题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卫生技术评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交流。建议开展系统长期的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为未来可能的卫生政策决策需求做好准备。研究报告汇报后的第二场分会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与雷海潮副主任主持,与会者基于课题报告进行自由讨论。此次研究报告会上,各位专家精彩的演讲和交流都让人印象深刻、获益匪浅。
《中国卫生技术评估政策转化研究》是由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的一项国内外多校合作的大型研究工作上午的会议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文教授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帷幕,第一场分会由陈文教授与北京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雷海潮主持,由课题组成员汇报课题成果。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英耀教授首先对课题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浙江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董恒进、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学教研室主任薛迪以及美国杜兰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教授施李正分别从研究者视角、决策者视角以及卫生政策评估向政策转化的影响因素等角度,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在建设文化生活园区、师生交流及学生自我管理的前进步伐中,新同学期许着在书院学习、生活的美好明天。
大会的最后一项议程是书院学生组织的交接。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本科生院院长吴晓明,常务副院长、教务处长徐雷,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徐瑾,副部长艾竹,志德书院院长童兵,总导师胡守钧及书院院务委员会成员、书院导师、新生辅导员及书院2014级全体新生出席了本次大会。国际元素的融入,让志德文化在包容中更加丰富多彩。童院长对学生们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
志德书院的其他院务委员们也走上台来与同学们亲切交流,书院的新生导师也在这里举行了见面和受聘仪式。7月,第一批来自伍宜孙书院的学生已经完成了访沪之行,他们和志德的同学们一起在复旦接受了学生领导力培训并赴海盐县的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与体验。
9月8日,书院2014年迎新大会在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新的学期到来,新的留学生也入住东区。志德书院为新生设计了志德特色的材料袋,里面装有新生书院手册、明信片、新生常见问题解答、书院简介及报名表等材料。书院所居住的学生覆盖了国务、社政、法学、外文、数学、新闻六个学院。
书院院长童兵教授和院务委员们更是十分关心迎新的情况,亲自到各个班级的迎新摊位去看望辅导员和新同学。2014年9月7日,复旦大学2014级本科生报到日,志德书院也迎来了又一批自己的新生。在开幕致辞中,陆昉副校长表示,书院可以促进不同学科同学之间的交流,为同学们提供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空间,提供学习交流、锻炼成长的平台。迎新当天,学生们自发在属于志德的复旦东区设置了咨询台,为新生答疑解惑,同时,还有学生专门去帮助新生搬运沉重的行李
在开幕致辞中,陆昉副校长表示,书院可以促进不同学科同学之间的交流,为同学们提供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空间,提供学习交流、锻炼成长的平台。志德书院今年的迎新活动,大部分由学生自主发起并完成。
2014年4月,志德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伍宜孙书院签署了交换协议,商定伍宜孙书院与志德书院每年暑期各自轮流遴选10至20名优秀本科生,赴对方书院进行为期约一周的交流体验。书院院长童兵教授和院务委员们更是十分关心迎新的情况,亲自到各个班级的迎新摊位去看望辅导员和新同学。
随后2014级志德书院新生辅导员一一上台亮相,分享了自己对班级以及书院建设的期待和设想。二是设计好未来四年的生活与学习,同时还有逐步培养对书院的归属感。志德书院的其他院务委员们也走上台来与同学们亲切交流,书院的新生导师也在这里举行了见面和受聘仪式。新的学期到来,新的留学生也入住东区。在建设文化生活园区、师生交流及学生自我管理的前进步伐中,新同学期许着在书院学习、生活的美好明天。接着,胡守钧教授解释了志德书院院训养正立志,果行育德的出处和内涵,他希望大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浩然正气。
实践课则包括学校各类资源的使用、中华美食品赏、游遍上海等丰富的内容,以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理解中国文化。志德书院院长童兵教授和志德书院总导师胡守钧教授分别对新生表达了自己的寄语和期望。
2014年9月7日,复旦大学2014级本科生报到日,志德书院也迎来了又一批自己的新生。他指出,志德书院,尤其要要求同学们明志明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和职责,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9月8日,书院2014年迎新大会在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7月,第一批来自伍宜孙书院的学生已经完成了访沪之行,他们和志德的同学们一起在复旦接受了学生领导力培训并赴海盐县的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与体验。
在迎新期间,志德书院还开设了以校园生活与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中外学生研讨课。国际元素的融入,让志德文化在包容中更加丰富多彩。随后,本科生院院长吴晓明教授也做了主题发言。迎新当天,学生们自发在属于志德的复旦东区设置了咨询台,为新生答疑解惑,同时,还有学生专门去帮助新生搬运沉重的行李。
他们准备了路灯两旁欢迎回家的道旗、精美明晰的指路地贴,还在道路两侧插满了复旦大学的彩旗。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他还形象地说:学院是爹,书院是妈,希望同学们在书院都能得到母亲一般的温暖和关怀。上届监委会副主任熊俊诚和上届自管会主席王震宇分别将代表两个学生组织的旗帜交给了本届监委会主任王志鹏和本届自管会主席李硕丰。
为了迎接新生的到来,志德书院学生监督委员会和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的学生们自暑假就开始准备起来。童院长对学生们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
该课程以讨论课为主,辅以课外实践,强调讨论性、文化性、服务性和实践性,目的在于指导新生,特别是留学生了解学校、融入社区、适应中国、体验文化,推动中外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志德书院为新生设计了志德特色的材料袋,里面装有新生书院手册、明信片、新生常见问题解答、书院简介及报名表等材料。最后,他祝愿同学们在书院生活愉快,取得更大的进步。书院所居住的学生覆盖了国务、社政、法学、外文、数学、新闻六个学院。
从曾经的筚路蓝缕到今日的有声有色,志德的两个学生组织也在薪火相传,蓬勃发展。先生名志德,取其意,明志且道德高尚。
这是我校首个书院层面的境外交流项目。这样的精心策划和井然有序,让我们看到了志德学生的活力和能力。
讨论课内容涵盖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适应校园及社区生活、调适文化冲击等。志德书院成立于2005年,系纪念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